|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切实把握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价值内涵

2014-01-10 09:28:26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1月9日《人民法院报》)

  一直以来,人民法院司法工作都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在法治中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就更加需要紧跟潮流,切实把握党的领导、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价值内涵,充分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期待,以公正、高效、为民、廉洁司法的卓越实践谱写人民法院发展的崭新篇章。

  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指路航标,更是推动科学执政的领导核心。人民法院司法工作,是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重要一环,是巩固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司法工作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不管在任何时候,人民法院都必须正确认识并坚持党对法院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自觉的将司法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题,正确理解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现实要求,扎扎实实投身司法工作,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司法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使人民法院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要矢志不渝地强化司法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法院而言,人民性是其根本属性。故而,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必须以在法治框架内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唯有把握好司法为民,更加科学积极地维护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能,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下功夫,才是对人民群众的最好回应。各级法院要“便”字当头,将方便贯穿于立案、审理、执行、信访的各个环节,主动推出远程立案、上门立案、网络立案、巡回审判等符合本地实际、群众乐于接受的服务举措;要切实破解执行和信访难题,确保全程公开,并在穷尽一切救济措施的同时,不忘做当事人的工作,让当事人理解、支持法院工作。

  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公正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生命线。离开了公正,法院司法工作将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任何公信可言。对此,各级人民法院要始终狠抓执法办案,将审判管理的视角落在“点、线、面”,在庭审质量、裁判文书制作质量、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完善审判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错案评价标准和问责机制等方面上花力气,全方位、多视角提升案件质量与效率;要切实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把深化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串联在司法工作的方方面面,把法官司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贯穿其职业全过程,更加切实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更加便利地让群众参与司法、了解司法,更加自觉地接受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凸显司法的公正。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为民司法是根本目标、公正司法是根本方向,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价值内涵正体现其中,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开局之年,人民法院应一以贯之,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能,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相关专题:敲诈雷政富等贪腐官员者可否将功抵罪?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地方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