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普法课堂 > >正文

网络反腐“株洲模式”成不了制度利器
2010
07 /21
19:10
消息来源
中国法治
网络反腐“株洲模式”成不了制度利器

发布时间:2010-05-06 08:59:55 我要纠错 【字号  默认 】【打印【关闭】

 

  2008年5月14日,时任株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的杨平在红网株洲论坛上实名注册,公布了自己的职务和反腐目的,接受网络举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杨平被媒体称为“中国网络反腐第一人”。而如今,随着杨平的调任,网络反腐在当地逐渐遇冷,当年的“反腐风暴”到现在只能“勉强维持”。(5月5日《法治周末》)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株洲式的“网络反腐”是个内涵明确的概念。以株洲为例,借助网络而吸纳民情民意,只不过体现了网络的传播价值,而最后的反腐作用力,依然是依靠传统的信访渠道进行。从网络上反映问题,与信件、面对面反映问题,差别在于表达渠道的不同,互动的效率不同,但并无制度意义上的本质差别。株洲式的“网络反腐”,仍然只停留于信访的层面,是以官员决心为前提。

  另外,当我们跳开反腐的“株洲模式”,翻看其他“网络反腐”的成功案例,例如“周久耕案”,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情况下的“网络反腐”,是诉之于舆论,即网络舆情凝聚为一定向度的舆论,带来一个关注力较为集中的问题,并催动政府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不是依靠单纯的官员觉悟。

  随着“株洲模式”的遇冷,我们也可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一度为人推崇的反腐模式,实际上直接与杨平的个人反腐魄力有关,而他的离开,意味着“株洲模式”的终结。现在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网络反腐”如何脱离信访的意义,脱离纯粹的舆论效果作用,变成类似于官员财产公示那样的制度利器,形成对官员行为无所不在的民意监督?我想,要上升到这个阶段,更需要的是网络信息环境的建设,而不是单纯在政府网站上提供发帖渠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反腐”才能成为一个内涵明确的概念。

  湖北肖畅媒体人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中国法治网
上一篇: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三点期盼 下一篇:官员的茶杯碎了,村民的“杯具”产生了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