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史海 > >正文

历史叙事映照着时代的良知
2016
11 /15
16:01
消息来源
新京报
历史叙事映照着时代的良知
美国学者周锡瑞聚焦于1943年,从社会多个切面剖析国共两党政局的易势;中国学者钱理群和杨奎松的历史写作则延展至1949年以后知识分子与边缘人物的遭际。正如1776年使美国成为可能,上世纪40年代的时局变迁也影响着中国之后几十年的历史走向。

  何种历史得以被记录和呈现,哪段时间和哪个群体的历史会被讲述,以及如何被讲述,都映照着社会与时代的良知。好的历史作品或于事实的抽丝剥茧中有洞见,或在文字的局限性中回溯历史中可能存在的真相。

  历史类好书评选

  主持:新京报记者 孔雪

  评委: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谭徐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与大众分社主编)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革命之夏》

  作者:约瑟夫·J·埃利斯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2月

  今年距离1776年已有整240年了,美国总统大选也正人声鼎沸。在人们关注美国未来走向的同时,《革命之夏》这本书在回望美国这个国家何以成为可能,从而追溯至1776年夏这一美国历史中的关键时刻。

  可它聚焦的是一次失败——华盛顿领导的军队在纽约之战中战败了。1776年夏天,十三个英属殖民地走到了一起。它们赞成从大英帝国分离,并与英国派出的强劲舰队决战。然而处于优势地位的英军并未在这场战役中乘胜追击全歼华盛顿的军队。美国革命成功的脆弱性在《革命之夏》对当年军事、政治事件的交织叙事中得以呈现。

  作者埃利斯是美国知名的革命史家,他曾凭借《奠基者》获普利策奖。这部《革命之夏》相较戴维·麦卡洛《1776》(商务印书馆,2015)视角更为宏大,又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民主的奇迹》(新星出版社,2013)有所呼应。后者讨论的是美国在立宪的过程中存在的侥幸,而这种侥幸或者说偶然成分在其建国的过程中同样存在。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

  作者:周锡瑞、李皓天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1月

  以特定年份为历史横切面剖析整体性问题的历史著作还有今年出版的《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继费正清、列文森后,精于社会史研究的周锡瑞被称为美国第三代中国研究者;魏斐德于地方史研究中贯穿全局的大视野也影响着他对细节与逻辑的关注。

  在编纂美国外交官员谢伟思的抗战报告《在中国失去的机会》时,周锡瑞便发觉外国学者已从1944年的史实中窥见国民党的衰败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并预见到内战的开始与结果。

  周锡瑞把这种对两党政权兴衰及中国历史根本转向的预见追至1943年。那一年,蒋介石写作并发表了《中国之命运》,新疆脱离了苏联长达十年的控制;河南遭遇灾难性的饥荒;中共正经历延安整风中最后也是极左的“抢救运动”。这一系列的事件内含趋势和矛盾,周锡瑞尝试在结构与事件之间建起桥梁,从对特定时刻社会、政治、军事等广泛领域的聚焦中看到历史的发生,从而超越以中美关系为核心的狭隘的抗战研究。

  《他者中的华人》

  作者:孔飞力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年3月

  从广阔人文层面讨论何谓“中国”在近几年是个温热的问题,另一种方向则更为具体,如华人移民史也当是中国历史讨论中的应有之题。

  “至少从16世纪以来,中国史就不能不包括海外华人史,而海外华人中也同样不能不结合中国史,唯有如此,方可称其为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延续对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变迁与得失的关注,晚年转向海外华人研究的孔飞力在此书中展示了近五百年中亚、澳、欧、美、非各洲的华人移民历史。在海外,华人与当地人之间互为“他者”,存在着亦敌亦友的互动与冲突。家乡与海外小生存环境之间的通道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促生“移民共同体”。孔飞力援引了从朝廷档案到民间文献的大量资料,将移民的全景放置于中国社会变迁和世界同期历史进程中描述,同时也以非华人的他者声音更有力地呈现着海外华人的经历。

  海外汉学界与国内学术界的互动因翻译与通道局限存在时间差,出版于2008年的这本书的中文版在今年3月才出版。在此前一个月,孔飞力以83岁高龄辞世。告别之作虽并非其学术高峰,但这幅全球华人移民的五百年历史画卷推动了将海外华人研究提升到新境界。

  《“边缘人”纪事》

  作者:杨奎松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3月

  在《忍不住的“关怀”》之后,杨奎松以自己在70年代的牢狱经历为引,忍不住又写了八位“有问题”的小人物,将当代历史学者的人文关怀从知识人群体转向边缘小人物。

  封面和封底八位愁眉苦脸的肖像,包括身败名裂的团支书、疗养院里的“反革命”和讲怪话的文化教员等,都出生在1949年以前。他们与“旧社会”有种种历史关联成为其后半生波折经历的重要渊源。在“土改”“三反”“四清”“文革”等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无论性情油滑还是一根筋,欲做“新人”或宁折不弯,他们都或主动或被迫地滑落到社会的边缘,无一例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杨奎松以档案资料为依据,透过个案冷静地陈述历史,真实与残酷自有力量。当这些被裹挟在家国史浪潮中的边缘个体生命得以呈现,在“人民”这个大词中模糊的面孔开始变得具体。大时代的政治不会绕开的小人物的人生,他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尊严与权利才成为叩问那个时代何以为人的依据。

  《岁月沧桑》

  作者:钱理群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 2016年7月

  从《1948:天地玄黄》开始,钱理群用将近20年的时间写了自己最想写的东西:20世纪“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在第二部《岁月沧桑》中,他将对自我的救赎延伸到对一代知识分子在1949年后精神历史的追问。

  《岁月沧桑》的核心是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坚守”。透过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等作家、学者在1949年至1970年的生命历程,钱理群剖析出知识分子在时代转型尤其是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的碰撞与挣扎。国族命运转型的时代,知识分子个体至群体的命运遭际与精神波澜,沉淀出这一群体的精神命题: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仍受传统士大夫影响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应如何避免家国情怀投入时局中的迷途,又应如何在艰难岁月中守住个体的底线?

  钱理群写过往既是自赎,也是“留给青年一代和后人”。当上一代人的折损与坚守、清醒与迷误为下一代人所反省,以及理解,知识分子才能逐渐寻回探索真理、独立思考和对既定观念与体制提出质疑的本分。

  《治史三书》

  作者:严耕望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6月

  1974年,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邀请任教于新亚学院的史学家严耕望演讲史学方法论。严耕望遂顺势总结自己半生的治史经验,陆续写成《治史经验谈》上、下篇与《治史答问》,特意以惠及学生的小册子的形式出版。大陆将两者及其怀念钱穆的长文《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合为《治史三书》。

  这部关于史学方法论的书本是严耕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副产品,却也是当代史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入门书,其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常读常新的常识。

  治学勇猛精进的严耕望虽曾晋身为台湾中研院“院士”,却始终淡泊自甘。他一再拒绝那些能名利双收却不够纯粹的机遇,选择了一条苦行僧般清苦而繁重的学术路径。在严耕望离世的第二十个年头和他的百年诞辰,集结其毕生史学经验的《治史三书》也是当代人坚守、厘清史学本位与学人风骨的解毒剂。

责任编辑:方佩铃
上一篇:宋朝拆迁 每户能补多少钱 下一篇:真实的唐朝并不平等:奴婢如畜生 被主人随意虐杀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1305123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