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法治史海 > >正文
康有为梁启超派人刺杀慈禧未遂内幕
几年前,为关于姜纬堂等编著的《爱国报人、维新志士彭翼仲》一书(大连出版社,1996),参加了个座谈会。彭翼仲是我家族的一位先辈,但关系比较远,他的孙辈彭望宁、彭望克比我大十几岁,却是我的祖父辈。我以前只是听上辈人说过,有一位彭家人办了北京最早的中国人自己的报纸,还为此进了监狱,详情并不清楚。参加那个座谈会,又获赠了书,才对这位先辈有些了解,自己虽曾读过历史专业,竟然对书中的事所知甚少。上世纪初,彭翼仲在北京办了最早全部华资的几份报纸,他是受庚子年拳乱的刺激,深感民智愚昧,全力投入到启蒙教育的事业中,先后办的《启蒙画报》、《京华日报》、《中华报》相当成功,发行都超过万份以上,在中国新闻史上有详细记载。但仅仅几年,彭就因为一次突发事件而入狱,报纸也全被封了,他本人也被发配新疆,直到清政府倒台才释放回京。
彭翼仲蒙罪的事件,是当初非常敏感的一件事,扑朔迷离,当时清廷处理非常秘密,真实消息难以获得,报界也只能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一些消息。但京津各报怕开罪朝廷,都不敢加以报道,仅仅彭翼仲的《中华报》将在北京被捕的两个嫌疑人押送天津的消息加以披露,并派人到天津采访,得知这两人已被秘密杀害。下面将这几条新闻报道引述如下:
1906年8月21日(丙午年七月初二日)《中华报》报道:
区官被捕
西分厅四区区官范履祥,字朗秋者,系广东人,捐有州判职衔。于分厅分区之前即充工巡西局委员。上月二十日,奉巡警部密谕,拘捕在总厅看押。至二十七日,与内城捕获之吉昌照相馆主吴道明一并解赴天津。
1906年8月26日(丙午年七月初七日)《中华报》报道:
安置党犯
前经巡警部在东华门吉昌照相馆捕获之会党吴道明,并西分厅四区区官范履祥押解赴津各节已纪前报。兹闻吴道明已供认姓梁,为保皇会员。略称:海外逋臣瞻念宫阙,每饭不忘,特委任同志寄迹都门,冀得悉起居。实出于忠君爱国之热忱,并无作奸犯科之恶意。今蒙逮讯,情甘领罪云云。至范履祥则供称:仅与吴在京相识,为任奔走于会事,并未预闻云云。
1906年9月21日(丙午年八月初四日)《中华报》报道了此案:
保皇党之结果
保皇党吴道明(真名梁纬卿)、范履祥(真名范羲谋)解津在韩家墅讲武堂内审讯,各节曾登本报。七月初五日,将二人解至天津,某大臣亲自讯问,上下人等悉令回避。约一点钟,吴某说至紧要关节,某大臣汗流满面。当云:我令人将汝等送往营中,暂避数日。言毕,立派夏庚堂军门之少爷(夏印辛酉任云南提督,现充淮军中路巡防队总统,驻扎沧州)率同探访队十余名护送,即刻动身,由水路前往。吴则送至马厂,交陆军第四镇。范则送至沧州交淮军中路巡防营。吴于初六日晚一点钟到马厂,下船后乘人力车赴营。范则于初七日晚始到沧州(赴沧州亦由马厂过)。船中并未带刑具。范系穿便衣,吴则洋装,衣帽均白色。二人均四十余岁,中外学问均有根底。吴貌尤伟,当二人由津起程时,督署已密电四镇统制吴凤岭及淮军中路统领夏辛酉,俟两人到营按上等差使接待。故四镇统制及淮军总统均连夜派差,预备住室。屋内均用绶裱,每饭酒席极为丰盛。陆军四镇统制因吴之衣服已为汗浸透,须换身上小衣服。问之,吴云薯良绸即可。当饬缝工连夜制就。计在营羁绊六七日(吴在马厂、范在沧州),吴谈笑自若,毫无畏葸之状。唯对人(本镇官长有往谈者)云:观某大臣之汗流满面,将来与吾不利。然人皆以案情重大,无敢问其底细者。七月十三日上午十钟,该镇忽接到京中密码急电(吴范两人初五日由津起解,初七日早八钟袁宫保晋京),着将吴某处死,限一点钟事毕复电。四镇执法官陆某知吴豪杰之十(按:“十”疑应为“士”),断不用他人动手。当将来电示吴。吴云:既如此,速拿毒药来,以了君等公事。陆以他种毒品均不能速死,乃向人和镇药铺购红矾三钱(人和镇即马厂首村,统制衙门在焉。药铺名生春堂,铺东刘姓)。铺果因系毒品不敢出售。后经护兵告以原委,始敢卖给护兵。回镇后,当即研开,吴一饮而尽。腹中不受,当即吐出。吴云:可急速多买,复买五钱,饮下不过数分钟,即疼痛难忍,就地乱滚。不到一点钟,七窍流血而死。于十二钟复电:吴已处死。执法处乃饬人买薄棺一口立即殓埋于马厂南围门外乱土内(该处有官地一段,专埋正法兵丁及由津解往处决之盗犯)。外边则咸云得急症死。而范在沧州,亦同时处死。闻吴到京后,即交通内监某姓(或云张,或云崔,未知孰是)。闻吴、范解津后,某内监曾派人到津具保。直督未允,亦未追究(外边传言将内监诱至天津归案盖即因此)。或云某内监必与吴、范同日毙命矣(按内监姚姓,曾随吴学洋文,并无别情,今已在逃)。危哉!
该系列报道发出后,报馆旋即被封,彭翼仲和主笔杭辛斋随即被捕。事实上彭触及了一个刺杀慈禧的秘密案件,而朝廷秘密将案犯押运到天津,由袁世凯奉命秘密杀害,由于袁一直处于主掌权枢职位,有意隐瞒此事,所以长期没有暴露。待袁氏死后,时过境迁,很少有人再提起了。关于此案的文章只有章士钊的《吴道明案始末》一文(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编:《文史资料选辑》,1961年,第十八辑。吴道明即梁铁君化名)。章士钊1961年见到了他的妻妹夫、梁铁君的儿子梁元,临别时,梁元将一篇记述其父入京行刺太后经过的文章交给章士钊。章士钊还抄录了几封梁元所保存的其父信件以及康有为等人为梁铁君信所作跋文。章士钊并亲自走访了当年在外城巡警总厅曾经手此案的朱启钤,取得许多口述材料。
李永胜先生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戊戌后康梁谋刺慈禧太后新考??以梁铁君案为中心》,基本把这次案件弄得比较清楚了。从李先生的文章,我们才知道,梁铁君确实是康有为、梁启超派到北京从事刺杀慈禧的秘密人员。戊戌政变后,梁铁君弃家到香港随同康有为流亡各地,不离左右。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就感到,要推行他的变法主张,非去守旧大臣和慈禧太后不可。到了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更坚定这一想法,和谭嗣同策划了利用袁世凯军“围园杀后”的冒险计划。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之后,康梁逃亡在外,仍时刻盼望返回朝廷,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掌握统治权力,实行改革。庚子拳乱,他们曾寄希望于唐才常的自立军,“勤王”夺政,但起义未及发动就失败了,慈禧太后仍然掌握政权,这就使得他们的抱负和主张无法实现。因此,刺杀太后就曾成为康梁进行变法维新的前提,也是他们当时政治活动的一个基本方针。
1904年至1906年间,康梁又派出梁铁君为首的暗杀团体入京谋杀慈禧,款项等都是康梁帮助筹备的,他和康梁的密信中涉及很多在京筹集款项、设置机关、研制炸弹等活动。梁铁君成功地收买了内宫太监,作了各种准备,但还没有实质行动,就被人告发被捕,清廷显然不想扩大此事影响,打算秘密将人犯处决了事。梁铁君是1906年8月8日被捕的。第二天,即8月9日,范履祥被捕。先在提督衙门审讯三日,然后,交外城巡警总厅。8月16日,两人被押往天津韩家墅交袁世凯处理。当天百官在颐和园仁寿殿叩头申祝,朱启钤也在场参加祝礼,礼毕,他奉到军机处密札,命解梁铁君、范履祥二犯赴天津交案,以军法立时处死。他脱下朝衣,仓皇就道,当天将梁押往天津交给袁世凯。8月24日梁和范被解往天津,由袁世凯亲讯。然后,二人被分别解往马厂陆军第四镇和沧州淮军巡防营。8月26日,袁世凯进京。9月1日袁得到指令,将二人处死。这件极端机密的事,没想到被彭翼仲探听到,他出于新闻报道的责任,对不经审判秘密杀人进行揭露,结果自己也身陷囹圄。
而康有为保皇党对清廷仍抱有梦想,他们仅仅反对慈禧太后,也不愿声张这些暗杀手段,特别是当年清廷宣布了预备立宪,出于政治考虑,他们的政治策略也发生变化,这次谋杀未遂案件谁都不愿提起了。只可惜梁铁君的一腔热血,和彭翼仲苦心经营的报纸,全成了黑色政治的牺牲品。梁漱溟在晚年曾写过一篇长文《记彭翼仲先生??清末爱国维新运动一个极有力的人物》。他小时候读《启蒙画报》和《京华日报》感到受到新文化的极大启蒙,并且他一家和彭先生既是亲戚,又是好友,所言感情流露。他说到当时《京华日报》文字也很有特色,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笔者把他当个结尾吧:
丑,更丑。可哭,更可哭。
来源:新浪